首页

女王女主视频可观看

时间:2025-05-25 12:41:24 作者:“1分钟接警4分钟挪车” 北京交通事故远程处理实现“快清快处” 浏览量:76377

  中新社南京7月18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4年已有程福保、陈桂香、刘素珍、高如琴、石秀英5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为悼念这5位幸存者,18日,去世幸存者熄灯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在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序厅,1213张幸存者的照片布满墙面,其中有百盏彩色人像灯。当天,工作人员为5位去世幸存者的照片熄灯。随着人像灯从彩色转为黑白,全体人员肃立并三鞠躬,依次敬献菊花。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的曾祖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今年3月5日,曾祖母走完了她历经艰辛、近百年的人生历程。”陈桂香的曾孙蒋秉醇说。

  陈桂香自幼父母双亡和奶奶相依为命。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陈桂香的奶奶为保护她,被日军活活打死。当时十几岁的陈桂香逃到江边,被摆渡的老人救下。后来她被人收养,在困苦的环境中长大。

  蒋秉醇表示,曾祖母是南京大屠杀这场人间浩劫的亲历者,更是历史见证者,见证过历史上的黑暗一页,也见证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她生前多次参加证言集会活动,2011年还赴日本广岛,向日本民众讲述其亲身经历。“作为她的子孙,我将传承这份永不能忘的家国记忆。她的记忆和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高如琴家属将高如琴的先进工作者奖状等数十件物品捐赠给纪念馆。“看到母亲的那一盏灯熄灭,心里有万千感触无法用语言表达。母亲临终前,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捐给红十字会,这是她回馈社会的方式。我永远敬仰她、怀念她。”高如琴的儿子向军说。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94岁。(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华春莹点赞,13国记者打9分,这个地方怎么了?

原子能法草案也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杨合庆介绍,原子能法制定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共8章53条,由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起草,主要对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制度举措,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监管,规范和促进核电、核反应堆和核技术应用,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原则和核事故应急,原子能进出口管理措施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衰老机制、人体器官芯片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9月6日,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香港教育局、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

32名港澳台大学生在南方电网完成实习

“这不仅是一次对特需儿童教育艺术成果的检阅,更是对特需儿童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巨大鼓舞,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祖清说。

北京力争到2029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

庆云县搭建文化体验平台,建设公共阅读场所,开展多种公益性、全民性、零门槛的文化活动。该县建成195处农家书屋,通过“纵向联合”的建设模式,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以农家书屋为分馆,实现27处农家书屋实现图书馆网络系统监管,总分馆图书系统调拨,图书统借统还功能。

《文博日历》国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带你打卡“第一”文物

此类的“中西合璧”,在雷米·艾融的作品中多有出现,他认为,加强法中两国艺术界的交流至关重要。他提到,法中两国都是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哲学和艺术审美的国家,但近年来,法国许多的绘画艺术传统都被当代艺术和不以任何训练为基础的个人创造力所取代,反观中国的艺术教育,仍继续推行师承和实物写生,这一点是法国艺术界需要学习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